由「史記文化」新出版的高中歷史教科書,因提及國家認同、批評台獨等內容引發爭議。在史記文化加入出版後,下學年高中歷史教科書將有8個版本,《蘋果》找來目前市占率最高的康熹版和南一版,與史記文化版本針對台灣近代政治部分教材來做比較,發現在野百合學運、政黨輪替、總統大選等段落,各版本大多是中性敘述、差異不大,但史記文化在敏感的國家認同部分採批判內容,是爭議關鍵。
《蘋果》比對3版本教科書對於近年政治事件的描述比較,以野百合學運來說,3版本內容類似,都指有大批學生聚集中正紀念堂,史記版認為野百合學運是「將抗爭轉為改革的動力」,康熹版指學運「要求加速民主改革」、政府「儘速解決憲政問題」,南一版也指學運「迫使政府正視國會結構問題」。
以2000年政黨輪替、陳水扁當選總統來說,史記版描述是「首次完成政權的和平轉移,是台灣民主鞏固的重要的里程碑」,南一版則指「台灣首次出現政黨輪替,政權和平轉移,民主化的腳步更向前邁進」,差異不大,康熹版則多提到了此次選舉是因「國民黨嚴重分裂」。
另外比較2004年總統大選,史記版是3版本中唯一提到319槍擊案的課本,並指該事件「為台灣的民主選舉蒙上一層陰影」,康熹版則指這次選舉「政局亦浮現兩黨政治的雛形」,南一版則僅簡單敘述陳水扁連任總統。
三版本最大差別是史記版針對國家認同問題多加描述,包括李登輝主張台灣主體性、民進黨通過台獨黨綱等事件,並指「台獨運動是對中華民國與憲法的否定,會讓台灣的社會陷入國家同錯亂」。
主管教科書業務的國家教育研究院表示,審定史記文化版本時確實發現有部分文字有爭議,但在一綱多本前提下,史記版並未違背課綱也未違法,基於言論、出版自由,尊重教科書可有不同史觀呈現;是否選用該版本,則是學校權責。
有高中教師私下說,各版本其實都用同一個課綱編出來,差異原本就不至於太大,重點還是要看教師在課堂上如何詮釋,就算用了有爭議的教科書,老師還是可以鼓勵學生有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因目前各校還在選書程序中,以這次歷史課本引發這麼大爭議,恐怕不太會有學校敢選用爭議太大的版本。
史記文化出版社長周世雄先前受訪時說,編輯這本高中歷史教科書確實呈現中華文化史觀,但內容完全合乎《憲法》及課綱。他坦言,部分文字敘述一定有人支持、有人反對,但「大家不要低估了學生與老師的判斷力」。(劉嘉韻/台北報導)
【更多生活新聞訊息,請加入《蘋果生活八爪魚》粉絲團】
史記版歷史課本在野百合學運、政黨輪替等段落和其他版本差異不大。劉嘉韻攝
【臉團】:臉書熱門粉絲團最新動態大集合【蘋論陣線】:最新評論及獨立媒體每日總覽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