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選舉即將到來,選情冷清,許多民眾對歐盟抱持不滿之情。獲得諾貝爾獎的印度經濟學家沈恩表示,「歐盟必須捨棄撙節政策,在這方面,人民展現了比專家更高的智慧」。
擅長福利經濟學的沈恩(Amartya Sen)長期鑽研社會選擇理論、福利與貧窮議題,在量化研究外,也關注倫理問題,不僅在哈佛大學經濟學系任教,也教授哲學課程。
深受歐洲古典經濟學家啟發的沈恩持續關注歐盟發展,他告訴「共和報」,「歐洲的局勢還是很悲慘,撙節政策造成了年輕人的高失業率」。
沈恩說,「歐洲國家應該告別錯誤的撙節政策,不是捨棄歐元。歐洲民眾拒絕撙節,在這個議題上,民眾意見比專家還有智慧」。
他表示,英國經濟學家李嘉圖(David Ricardo)在200多年前就提出相對價格的概念,歐元卻讓德國和希臘有著一樣的匯率,忽略價格、競爭力的差異。沈恩說:「我贊成歐元,但成立貨幣同盟時,卻沒有設立銀行聯盟、忽略其他機構,這是個錯誤。」
沈恩指出,「歐洲現在都把國家看作成本,撙節政策違背了200多年來的經濟發展趨勢」,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指出,個人自由有助於經濟進展,同時國家也從個人獲取資源以落實職責。
他說:「在高失業率和消費低迷時期,最不該做的就是刪減公共支出。」凱因斯(Maynard Keynes)也早在20世紀初就提出這個觀點。
沈恩表示,歐洲應該重新溫習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課題,學習當時帶動經濟復甦的措施。
他還說,國內生產毛額(GDP)無法測出人民的福利狀態,但富人支持這個指標,因此持續沿用。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