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幸運在30歲的時候能擁有自己的房子,自己設計的家
說是自己的設計有點誇大,因為在過程中參考很多設計師的作品、設計的網站、國內外的雜誌,參考不同風格然後擷取自己喜歡的部分放在自己家的每個角落,變成我們家的元素。
我們沒有設定的風格,但一開始就鎖定白、黑、原木、簡單自然當作主軸。其他色彩用傢俱、畫、立燈、時鐘或其他裝飾品來點綴。
也因為一開始找設計師 或統包的過程並不順利,不論是超出預算或是交涉過程不信任等問題,導致交屋後花了三個多月才開始動工。如同一開始提到,最後是我們選擇自己設計、自己發小包,所以歷經三個多月才完成。這真是一個充滿壓力與疲憊的過程,但現在回頭看看,能深入了解每個行業的生活與看見自己成功打造的家,都是過程中的收穫與成就感。
也因為做了自己發小包的決定,所有的材料價格、規格、品牌、圖面尺寸、插座燈高度位置等細節都要涉入。從拆除、水電、泥作、冷氣、防水、木工、油漆、系統櫃、超耐磨地板、廚具、玄關門、採光罩、窗簾、氣密窗、衛浴設備、燈與家俱,都是自己經手協調價格與進場時間,因為白天還是要正常工作,只有晚上會到現場看進度,不然只有重要工程會請假監工,那真是一段瘋狂與自虐過程的回憶阿......XD。
因為發懶,已經入住快一年了的開箱文,以下簡單分享過程吧 :
房子室內25坪,但擠了三房兩廳兩衛,所以每個臥室都很小。因此我們將格局改為兩房一衛,將原本一房改為開放式廚房與儲藏室。
原始平面 :


新的格局:

客廳 :

兩間次臥 廚房 與右邊廁所
因為舊式天花板 相當低 每個房間還架高十公分 現場其實顯得很壓迫

主臥 / 半套廁所 後來改為更衣室

廁所
太小了連乾溼分離都沒有

廚房

簡單裝潢過程
拆除

拆除後
打開後 採光更好了

水電

廁所貼磚
防水做到頂 / 角落有用不織布抗裂


木工 :

油漆 :
很容易 整間幾乎都是白 選的是ICI 蠶絲白

因為沒有請設計師,因此很多細節都要想辦法跟現場師傅溝通,除了基本的水電、平面圖有花錢跟之前估價出圖的統包買,其餘很多細節則是靠土法煉鋼手繪,但除了一些現場施工細節或尺寸有問題需要進一步討論外,其實師傅都看的懂的XD。
電視櫃圖 :

書櫃圖 :

浴室起磚圖 :

看看成品吧 :
Welcome :

由於想要更簡約與如果要間接燈天花還要降五公分
最後選擇整個開放空間都用平釘天花

主臥跟廁所用風化梧桐木隱藏門
一方面覺得好看 一方面想避掉 大門一進來就對到主臥的門



客廳窗戶 我們選風琴簾 因為可以上下分別開合
保留隱私與採光之間 多了一點變化性

臥榻 :
這裡預留了一個未來要放 單躺椅與立燈的地方
新的圖還沒掛上牆,還在考慮要不要掛,放著好像也不錯。

主臥 :

主臥主牆 選蓮藕色

更衣間 :
也是一樣一貫的白 / 門口的門簾還沒裝

次臥:
次臥想多留點彈性空間 主牆選草綠色多點活潑感
未來在全部用現成家具來規劃了

其他牆面一樣留白 窗簾一樣選白色實木百葉

浴室
浴櫃可以挖洞放面紙 滿好用的

鏡櫃後面可以收納一些生活用品


廚房




儲藏室:
因為沒特別做鞋櫃 一方面覺得鞋櫃重要性沒那麼高 畢竟一天只能穿一雙鞋
於是把鞋櫃放在儲藏室裡XD


空間還很大,所以沒特別整理。未來更多東西時可以做更多置物規劃。
儲藏室真的很重要!

書櫃 :



My Uke :

上面大概就是簡單過程的分享 :)
因為自己發小包,動工前做了很多功課,因此基本的裝潢與建材知識還算了解,但書上與實務上還是有很大的落差。畢竟做了一輩子的裝潢師傅,被一個小毛頭對專業的挑戰,無論對錯都很難馬上修正觀念。因此事前的溝通與耐心很重要。
對發小包工班的選擇,我第一還是建議:有朋友或親戚家人曾經裝潢過的工班為第一優先,畢竟有接觸過出問題的機率比較小。如果都沒有,我會第二建議找家裡附近有店面的工程行,畢竟有店面出了紛爭比較不怕找不到人。
但無論無何,還是一定要把握多做功課,不要貪便宜的原則,報價比其他人低很多絕對是有問題的,希望對未來要裝潢的朋友們有些幫助。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