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廉,立國之要;清,為政之根。但要做到清廉,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也不是一個人的事。元朝張養浩曾說,『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這一判斷,儘管有失偏頗,但其中點明家風與官風的相互關係,尤其值得當今領導幹部深思琢磨。
根據人民日報報導,孟子雲,『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是涵育民風、官風的基本單位。古人還說,『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這正是打通『國』與『家』、打通『官風』與『家風』的最凝煉概括。如果有好的家風,家人就是清白為官的第一道屏障;相反,如果家風敗壞的話,家人就是清白為官的第一道障礙。
腐敗官員頻頻落馬,不少案件的共同特點是『家人涉腐』。譬如徐才厚為他人晉升,為他人謀利,直接和透過家人收受賄賂;原國家食藥監總局局長鄭筱萸,一家三口悉數涉貪,涉案企業行賄大多與其妻子和兒子發生交易;劉志軍與其胞弟劉志祥在鐵路系統上演『貪腐親兄弟』。
家風不正,貪欲叢生,就會出現『一人當官全家涉腐,一人落馬牽出全家』的現象。沒有家人正能量的供給,沒有良好家風的薰習,拜倒在誘惑面前,屈從於慾望之下,幾率就大很多。
古人雲:君子之愛人也以德,小人之愛人也以姑息。一些領導幹部重視親情,可以理解,但是在親情面前喪失原則,把親情和家族利益凌駕於法律之上,利用自己的權力,主動或者被動地與家人共同進行貪污受賄等腐敗行為,等待他的,就只能是政治上身敗名裂,經濟上傾家蕩產,思想上後悔莫及。
良好家風是陽光,呵護幼樹可參天;不正家風是惡土,好種也會長歪苗。東漢尚書鄭均,年輕時兄為縣吏,常收他人禮物,苦勸無果,他就到別人家去打工。一年後,鄭均將打工所得悉數交給哥哥,並掏心掏肺地說:『物盡可復得,為吏坐臧,終身捐棄。』哥哥聽後如夢初醒,後來斬斷葛藤,不再貪污,成為一個奉公廉潔的好官。
習仲勛家風之嚴,在很多人看來有點不近人情。1983年,王光英籌建光大公司,有意調習仲勛女兒去工作。習仲勛聞知後,當面謝絕。他說:『別人的孩子能去,我的孩子不能去!』並對女兒說,你是習仲勛的女兒,就要『夾著尾巴做人』。先賢先輩的持家之道,仍是今人學習典範。
對一個領導幹部來說,『居家』正,『居官』方能正,這是『家風』對『官風』的影響;而對社會來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為官清白廉正者可以風化一方,這是『官風』對社風、民風的影響。不明事理的時候,就要聽聽長輩提點;道理已明卻一時犯糊塗,就需要順從親人規勸。沿襲家風,堂堂正正做人,必能清清白白為官。『蓋自為雖闔門恆淡泊,而安榮及子孫;為人雖歡然如可樂,而禍患生幾席也。』 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只有真知深悟者才能看得出來。
關鍵字: 花生網 反腐 反腐周永康 反腐老虎落馬 反腐落馬家人 反腐領導慾望 反腐習仲勛 反腐習近平 家風 官風 家人涉貪 大陸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