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浙江慈溪旅遊官方微信的一組《手繪慈溪十景,你驚豔了嗎》,在朋友圈瘋傳,懷舊、唯美、清新的畫風,讓人眼前一亮。這是『玩轉慈溪』旅遊攻略大賽的一組參賽作品,有別于慈溪旅遊景點傳統的攝影照片,手繪景點圖創意十足,微信圈發布後,累計閱讀量已經超過2萬。『玩轉慈溪』旅遊攻略大賽自7月開啟後,得到了百萬網友及旅遊愛好者的高度關注,其中也包括這幅作品的作者、慈溪90後男孩禾園。
慈溪90後男生,手繪『慈溪十景』
根據錢江晚報報導,禾園,畢業於浙江農林大學風景園林與建築學院,目前出國繼續學業。當初動筆,是為朋友的咖啡館畫一幅手繪圖,準備製成明信片放在店里宣傳。初試身手,效果還挺不錯,他萌生了一個想法:既然咖啡館可以用手繪,那景色是不是也可以呢?小禾是學園林專業的,平時就和假山、古蹟之類打交道。而從小,他被慈溪的一些建築和文化古跡深深吸引。他舅舅說,小禾寫大學畢業論文,去很多圖書館查閱了大量古建築的材料,還看過《慈溪百景》一書。
這個暑假,對於小禾,也有特別的意義。這是他對家鄉第一次近距離的走訪,各個角落,每一處花花草草,都將在自己的畫紙上呈現。雖然對於景色很熟悉,但每次動筆前,他還是會翻閱很多資料。禾園說,每一張畫,要先用黑色水筆打草圖,把線條勾出來,再用馬克筆上色。每畫一幅,小禾就要花一個小時,最久的一次,是在方家河頭古村的古蘭嶼創作,一畫就是兩個小時。而在畫作中,他最喜歡的還是一幅洞山寺殘塔。『這是浙東僅存的兩座宋代石塔之一,與日本奈良東大寺石塔同出宋明州工匠之手。很可惜,石塔的上面兩級被人偷走了,幸好之前找了很多資料,才恢複了石塔原來的樣子,也算彌補一下心中的遺憾。』
慈溪十景引發旅遊熱潮
『這是出國前最好的禮物,家鄉的美景,都印在了我的畫裡。』這個內向的大男孩,用筆書寫了自己心中的唯美慈溪。錦堂師範、古蘭嶼、陳之佛故居、橫河七星橋,20多天完成的手繪圖,經慈溪旅遊微信平台發布後,慈溪十景被網友們熱議,不少人留言,希望再去實地走走看看。慈溪旅遊局負責人評價說,來參賽的大都是攝影作品,這組手繪作品讓人眼前一亮,複古、文藝的筆調,線條生動、色彩明亮,視覺效果更顯萌態,充分展示了市民遊客心中的唯美慈溪。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news.xinhuanet.com/local/2014-09/17/1112514651_14109213867941n.jpg)
峙山公園。禾園說畫:始建於1985年,位於城南,因雙峰對峙而得名。園內亭台樓閣,茂林修竹,綠蔭森森。雖是近郊,而有山野意趣。登高望遠,一城繁華。樓上撫琴一曲,世事滄桑,人間冷暖,『生我鞠我,拊我畜我,顧我復我』,化為這青山這綠水這翠竹,莽莽蒼蒼,綿綿情思。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news.xinhuanet.com/local/2014-09/17/1112514651_14109213868441n.jpg)
鳴鶴古鎮。禾園說畫:深深的巷子,斑駁的牆壁,透著幽幽的哀思。靜好的時光,在相行相守中,忘我,留戀在幽長幽長的雨巷。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news.xinhuanet.com/local/2014-09/17/1112514651_14109213868641n.jpg)
洞山寺石塔。禾園說畫:這是浙東僅存兩座宋代石塔之一,與日本奈良東大寺石塔同出宋明州工匠之手,七級塔身,通塔雕刻30幅佛像,歷經風雨,殘存3級,此畫是五級石塔留存。在2010年被偷走2級,面對歷經劫難殘存的3級石塔,『這一刻沒有想法……』也許是此刻的真實心境。可能偷塔人自有他難處,佛塔本原度己度人,算是度人吧……。
關鍵字: 花生網 手繪慈溪十景 大陸 玩轉慈溪 手繪 浙江 遊世界 旅遊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