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耳軟骨打洞 嚴重感染恐塌陷
Nov 16th 2014, 16:00

作者【記者蘇湘雲、鍾佩芳/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打耳洞要多注意位置,盡量別在耳殼軟骨打洞。馬偕紀念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謝麗君表示,有些人並非在耳垂打洞,而是在耳殼軟骨上打洞,結果因為沒有照顧好傷口、沒有做好消毒工作,導致嚴重發炎、感染,進而引起軟骨塌陷,耳殼甚至呈現菜花狀,耳朵外觀受到很大影響,治療顯得格外棘手。因此打耳洞前,一定要注意器具、環境是否經過消毒、清潔,以減少感染風險。

此外,穿耳洞前,也要留意是否有蟹足腫體質。謝麗君醫師指出,過去也曾遇到患者穿耳洞後因有蟹足腫體質導致耳垂肉芽組織增生,結果整個耳垂腫得像雞蛋一樣,即使切除,肉芽組織還是可能再長。建議過去若有蟹足腫體質,或者很容易疤痕增生的人最好就不要穿耳洞,以免衍生後續困擾。

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指出,門診常遇到穿耳洞出問題病例。穿耳洞清潔不當時,很容易引起發炎。此外,穿耳洞後,也要多注意耳環材質,最好避免使用含鎳、含鉻等易過敏材質,盡量選擇純金等品質較好耳環或使用細棒,減少過敏風險。患者若對耳環材質過敏,可能產生癢、出水等類似發炎症狀,此時就得盡快取下耳環、就醫,症狀較不會一再惡化。

耳鼻喉科醫師詹益智表示,一旦感染應就醫治療,建議先將耳環取下,待傷口癒合後再戴。門診中每個月約有2~3例因戴耳環造成感染的案例,又以寒暑假較多。像是夜市、商場等地方,業者除了販賣漂亮的耳環外,還會提供幫忙打耳洞的服務。但消毒器具不完全,病菌容易孳生,也容易造成感染的問題。

穿完耳洞後3~5天不能碰水的。像在夏天,因為比較會流汗的關係,使傷口的地方變得較潮濕,也容易造成感染;而像是洗澡時也要注意不要碰到水,以免傷口化膿、發炎。

穿耳洞建議穿在沒有軟骨的地方,詹醫師表示,有些人覺得穿在軟骨的地方較酷、炫,但門診中發現,有患者因此造成耳殼變形〈又俗稱菜花耳〉,一旦變形就救不回來了,而是需要靠整形的方式才行。

醫師表示,有些年輕人甚至會穿鼻環、舌環、唇環等,等到論及婚嫁或是相親時,才會尋求醫師協助,希望能將拆下來的環所造成的「洞」做修補手術。但是,醫師也表示,通常此類型的修補手術,若要到完全癒合看不到,是要1~2個月的時間,也較不會留疤。

一旦有傷口感染的情形時,應就醫治療。通常醫師會給抗發炎的藥物,患者應定期換藥。在這段期間,應先將環取下,等到傷口癒合時再戴。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anaxky 的頭像
    granaxky

    2016大台北美食推薦懶人包【食記】台北車站 | 微風美食廣場-夢卡朵/咖哩飯【台北餐廳】人氣拉麵~花月嵐拉麵台北車站台北平價餐廳美食總整理

    granax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