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教育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教育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教育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師資培育之大學主管聯席會議~齊力提升教師多元軟實力
Nov 19th 2014, 03:38

作者教育部 | 公共消息 – 

21世紀人才關鍵能力首重培養現代公民素養,引導多元適性發展等為目標;而為培養現代及未來公民,特別注重培養多元軟實力,包括溝通、團隊合作、創意和思辨能力等。是以,教育部於今(19)日103年度師資培育之大學主管聯席會議,安排邀請教育部校長及教師專業發展辦公室汪執行秘書履維針對「從TALIS研究報告介紹我國中小教師評鑑之規劃與推動」進行專題報告,另外在討論議題中,特別以「培養新世代公民,推動教師合作問題解決教學能力計畫」、「發展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機制-師資培育之大學角色與任務」為主軸,藉由專家學者就推動教師合作問題解決教學能力計畫內涵、辦理方式規劃、師資培育大學協助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機制的運作模式,以及建立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機制等議題進行引言與分享,引領全國各師資培育大學,希冀激盪更多火花,為培養教師多元軟實力,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奠定基石。

教育部指出,為因應未來社會發展趨勢,教師亦需具備多元軟實力,教育部刻正推動擴大深化辦理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精緻方案、教師合作問題解決教學能力計畫、發展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機制等具體措施如下:
一、擴大深化辦理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精緻方案:

(一)符應國際發展趨勢
OECD為提升教育品質以促進全球經濟競爭力,近年來針對中學校長與教師進行工作條件及學校學習環境相關議題之研究,對照OECD的TALIS(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Survey)研究結果,與教育部自95年以來,以教師自願方式辦理的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不僅對我國中小學教師產生正面的教學改變影響力,也符合國際發展趨勢,例如:
一、上開研究中,9成5的受評教師是以教學觀察為評鑑方式,且有7成9的評鑑結果回饋內容是以課堂教學觀察為基礎,此與我國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是以教學觀察為主要評鑑方式相符。
二、8成4的受評教師學校會運用評鑑結果資料規劃全校性的教師專業成長方案,此與我國目前規劃之評鑑結果之運用方向相符。
三、在教師評鑑結果的回饋內容中,有8成9的回饋內容是聚焦於學生的學習表現,且有8成7的回饋內容則是聚焦於學生行為與班級經營,此與我國
在101年修訂公布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時,強調學生中心理念,並將課
程設計與教學、班級經營與輔導列為優先專業發展之內容,二者間方向不謀而合。

 (二) 深化擴大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參與-教師透過專業對話、團隊合作,照亮學生!
教育部表示,為深化擴大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參與,形塑以學生學習為主體的教學評鑑文化,將進一步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精緻方案,方案重點包括:
一、鼓勵地方政府成立校長及教師專業發展中心,以擴大並深化辦理教師專業
發展評鑑業務。
二、建置並發展評鑑(含初階評鑑人員、進階評鑑人員)、輔導(含教學輔導教師、輔導委員、輔導夥伴與輔導員)、與領導(含校長教學領導)專業人才培訓認證制度,俾以優質人才確保教師評鑑之有效實施。
三、辦理各項獎勵措施,例如甄選優秀專業學習社群、教學檔案、評鑑規準討論等案例,俾以正面積極策略激勵教師落實評鑑歷程及相關配套措施。

二、推動教師合作問題解決教學能力計畫-培養師資生與中小學教師多元軟實力~溝通、團隊合作、創意和思辨能力

(一)合作問題解決(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 CPS)是指在問題解決的歷程中,需要透過與團隊其他成員進行溝通、分享等合作相關技能以達到解決問題之目的。在21世紀多元化的社會,身為現代公民,為了因應複雜社會,不管是在學校學習,或是為了未來進入職場及社會,皆需要具備合作問題解決技巧。近年來世界上教育相關研究也著重於合作溝通與問題解決相關的課程教學與測驗,顯示合作問題解決是學生需具備的重要能力素養。
(二)合作問題解決為新興議題,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院郭院長伯臣就本計畫推動重點及目前執行方向進行說明。本計畫推動重點為建置合作問題解決的教學模式、相關教材設計,培訓國中與高中職教師使用本計畫所設計之教材與合作問題解決電腦化測驗系統進行教學,進而透過教學活動提升學生合作問題解決能力。合作問題解決是現今社會必須具備的基本關鍵能力之一,教育部希冀藉由師資培育之大學的齊心推動,就師資培育之大學如何運用該計畫於職前培育階段即融入課程之中,培養師資生合作問題解決能力,提升師資生於養成階段即具備該項能力,進而於未來教導及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及與世界接軌。

三、發展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機制-師資培育之大學齊力教材教學研發與課程轉化
(一)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是國家人才養成及厚植競爭力之重大工程,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推動之關鍵為師資、課程、教學及評量,因此,教育部於103年起首度設置「教育部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中心」,將分屬各單位的業務,透過一個常態性溝通合作平臺,前瞻規劃、確實管考執行成效,於十二年國教課綱規劃階段,結合教育部相關單位(包括高等教育司、技職教育司、師資藝教司及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等)及國家教育研究院成立師資、課程、教學及評量4大系統工作圈,透過系統工作圈進行第二級協作協調及進行業務推動、一級協作(協作中心會議) 協調規劃跨系統(單位)需合作事項,共同引領教育之發展。運作至今,召開4次協作中心會議,已規劃課程前導學校、選修課程配套等優先協作議題及課程研發、宣導、推動、師資、考招連動等18項協作議題,62項初步規劃方向(策略),並促成師資培育之大學領域教學研究中心成立,發揮連結課程研發轉化師資培育及教師專業發展課程功能,並啟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前導學校作業」機制,以利新課綱的順利實施。
 (二)為強化師培系統與課程研發系統緊密結合,培育符應課綱之師資。由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與教學研究中心范信賢主任引言說明課綱目前的規劃方向及所需的支持準備,從「師資需求增多之領域/科目」、「素養導向教學能力」、「課程設計及發展能力」等面向提點未來師資培育因應方向,並透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林清文主任提出師資培育之大學可從強化「師資生及在職教師在校本課程設計」、「跨領域 /科目專題、實作 (實驗 )及探索體驗等課程設計」及「差異化教學、補救教學」的能力等想法,引發各師資培育之大學思考自身的角色及未來因應之道,深度對談,集思廣義。本會議人員提供的意見及共識也會納為師培系統工作圈及協作中心會議及政策規劃參考。未來本協作中心亦將持續關注更多其他教育議題,透過中心規劃組、各系統工作圈、相關學者共同主動盤點教育議題、協作議題,提出協作方案,共同引領教育之發展。
最後教育部表示,為提升教師教學專業能力,在全國各師資培育大學及教育部齊心努力,以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為主軸,共同妥善規劃及推動各項策略及相關配套措施,以達共同協助中小學教師提升教學專業能力,精進中小學教學品質之目標。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anaxky 的頭像
    granaxky

    2016大台北美食推薦懶人包【食記】台北車站 | 微風美食廣場-夢卡朵/咖哩飯【台北餐廳】人氣拉麵~花月嵐拉麵台北車站台北平價餐廳美食總整理

    granax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