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Are you an avid runner? Or even just starting out?

Brooks designs high-performance men's and women's running shoes, apparel and accessories.
From our sponsors
胸悶、心悸 當心恐慌症發作
May 15th 2014, 00:00

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心悸、胸悶、喘不過氣,若民眾在短時間內反覆出現這些情況,且到醫院卻查不出任何問題,就要懷疑是恐慌症作祟!台北就有一名企業高階主管,平日工作能力強,自尊心高,但沒多久之前卻與妻子離婚因此身心受創,某日,他開車至雪隧突然心悸、胸悶、頭暈、覺得吸不到氧氣、手腳冰冷、感覺快要死掉,緊急到醫院急診後,卻查無任何問題,直到一個月內反覆發作超過五次,急診也連跑五次,才到精神科就診,發現竟是罹患恐慌症!

恐慌症容易遭誤認心臟病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治醫師施佳佐表示,恐慌症發作通常沒任何預兆,會在短時間內(5~30分鐘內)出現急遽頭痛、頭暈、心跳加速、手腳發麻、冒冷汗、吸不到空氣等明顯的身體症狀,不舒服的感覺彷彿快要昏倒或快要死掉,嚴重的還會出現自我解離失真感或身體感覺異常情形。但通常急忙趕至急診時,症狀多已較緩解,各項檢查正常,之後往往會因擔心發作反而引發多次發作,反覆進出急診。

施佳佐說,恐慌症約占門診的一成左右,女性約是男性的兩倍。發生原因可分為三部分:

1)生理因素/與家族遺傳、生理上某些生物機能失調、神經傳導物質缺損等有關。

2)心理因素/好發性格特質有神經敏感、凡事求完美、性格堅毅固執、好勝心強、急性子、容易預期性焦慮者。施佳佐強調,恐慌症患者,多數都是社經地位較高的人士。

3)社會因素/近期有誘發恐慌症的環境,像是處於高壓生活,有情感上的失落(如: 離婚、分手)、親人驟逝、或近期發生重大威脅事件的壓力等而造成發病。

患者容易在密閉式空間發作

施佳佐指出,恐慌症指的是會恐懼待在某些特定場合,比方說船上、開車在高速公路上、或甚至單獨一人離家在外等,這些場合可能會誘發其恐慌發作或是類似恐慌發作的不適,因此患者會因為害怕無法逃離該場合而極力避免、逃避、或拒絕待在這些場合,不敢搭大眾交通工具、不敢坐電梯、不敢開高速公路、不敢去洗頭、不敢敷臉…等。

值得注意的是,據統計恐慌症患者中有40~80%有憂鬱症病狀,20~40%有酒精、藥物等物質濫用。

恐慌症易治療 患者無須過度緊張

治療方面施佳佐解釋,藥物治療需服藥8~12個月,搭配認知行為治療,透過重建患者發作時害怕的症狀,並且藉由治療過程調整患者在面對這些症狀時的反應,降低患者的恐懼感,進而改善對日常生活的影響程度。除藥物、認知行為治療外,再配合放鬆訓練、呼吸訓練、生理回饋、認知重建,使患者能控制身體的症狀進而度過每個恐慌發作。但她也樂觀表示,恐慌症極為容易治療,提醒病患不要過度緊張。

最後,施佳佐呼籲,恐慌症是個會造成極大不適但卻可透過藥物治療的疾病,如果可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可避免進一步的併發症狀,減輕痛苦,也可減少奔波各大醫院之辛勞。因此,如有類似的症狀,應早期接受專科醫師詳細的診療。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anaxky 的頭像
    granaxky

    2016大台北美食推薦懶人包【食記】台北車站 | 微風美食廣場-夢卡朵/咖哩飯【台北餐廳】人氣拉麵~花月嵐拉麵台北車站台北平價餐廳美食總整理

    granax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