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憨熊上街頭 基隆市智障者家長協會成立熊米屋庇護工場,帶領憨兒以手工餅乾自力更生,並且走入人群,培養正確互動。 圖/基隆市智障者家長協會提供 |
台北市政府轉運站及基隆火車站周邊,常可以看到穿著黃色背心的憨兒在社工陪伴下站在十字路口,等著紅燈的空檔販賣餅乾。
但是在一個紅燈的背後,是基隆市智障者家長協會幫助孩子重新走入人群的付出及努力。
「大哥哥,大姊姊,好吃的手工餅乾只要50元」,在人來人往的街頭常常可以聽見熊米屋的「小憨熊」熱情叫賣著手工餅乾。熊米屋是基隆市智障者家長協會所成立的庇護單位,透過製作手工餅乾,指導憨兒跟人群有正確互動,甚至可以自立謀生。
基隆市智障者家長協會總幹事趙又琳表示,上街賣餅乾的行為時常遭人誤會。
民眾往往認為這些孩子處境可憐,他們應該被保護。然而協會的主要目的是「支持」憨兒,希望憨兒可以透過走上街頭建立信心。
協會總幹事陳漢川則說,憨兒比一般人更容易老化,他們的身體狀況往往比實際年齡還要增加20歲,且隨著年齡增長,心智部分會逐漸退化,若是生活上沒有受到刺激,容易併發其他精神障礙。
趙又琳坦言,基隆的身心障礙者原生家庭多半困苦,因此協會負擔照顧憨兒的責任。
她說「我們不可能讓孩子賣一輩子的餅乾」,因此憨兒的收入扣除獎勵金還要籌措老年安置費用。希望小憨熊年輕時可以自力更生,老來則由機構照顧。
基隆市府社會處長青身障福利科長陳儒東要求機構上街必須帶著證明文件,趙又琳表示,願配合市府規定。她希望社會大眾走在過十字路口時,可以對憨兒有更多關懷,幫助他們再次走入人群。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