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Purge-Anarchy-Banner
一年一度的國定殺戮日又要開始了!跳脫第一集的格局,《國定殺戮日:無法無天》把舞台放到整座城市,讓《國定殺戮日》題材發揮更大的能量。
在2013年上映的《國定殺戮日》相信讓不少觀眾朋友感到失望,電影中雖然有著一個相當吸引人的設定,但是卻沒有善加利用,第一集除了一些對背景的描繪外,整部電影的故事跟一般的驚悚狂殺片相差不遠。但是這次的《國定殺戮日:無法無天》卻把故事的舞台放到整座城市,讓觀眾能夠近距離觀察「國定殺戮日」當天的各種不同景像。
「國定殺戮日」的故事設定發生在未來的美國,新國父制定了一年一度的「國定殺戮日」,也就是在國定殺戮日當天,從晚上七點到隔天早上七點的12個小時內,所有犯罪都是合法的。政府藉由這個方式鼓勵公民們上街殺人,淨化自己的靈魂。
在國定殺戮日之外的犯罪率也因為有這天的存在大幅降低,經濟穩定上升,失業率下降……但真的是這樣嗎?
除了充滿挑釁的犯罪情節表現之外,《國定殺戮日:無法無天》其實具有許多更深入的意涵表達。
《國定殺戮日》第一集選擇把故事放在富人的宅第中,我們能藉由那個故事窺見的大多是人心的善惡表現,但那已經是我們在電影中聽過不下百次的陳腔濫調。然而,《國定殺戮日:無法無天》卻真正點出了這個故事的意涵:當政府鼓勵市民們上街狩獵,真正被犧牲的只是難以自保的貧窮公民。
從這個角度來看,《國定殺戮日:無法無天》其實是一部相當寫實的電影。「國定殺戮日」是政府營造給公民的假象:「每個人都能犯罪淨化靈魂,大家機會均等」。但是在真正貧富階級分明的社會,窮人看似有機會翻身,卻只是淪為富人利用的功具與剝削的對象,正如「國定殺戮日」中的窮人一樣,要不就是變成幫富人狩獵的工具,要不就是用脆弱的防護工具保護自己,期待自己能熬過今晚。至於富人,他們則在安全的環境中享受金錢換來的權力:保護自己的權力、殘害他人的權力。
特別有趣的是,在這個嗜血的社會中,「幫助他人」其實是不被鼓勵的。
當一個社會不斷的追求更多財富,他們在做的事就是合理的享受自己靠財富換來的成果,而窮人則變成合理的犧牲品。「國定殺戮日」其實表現一個悲觀的事實:當我們擁有較多的能力,那些我們原本希望自己會去做的善行不會發生,我們不會選擇拿這些資源去幫助其他人,而是用以享樂,並且在破壞與競爭中獲得更多資源。
《國定殺戮日:無法無天》許多殺人鏡頭想必會讓觀眾感到心寒,不過確實是深刻的。電影中的富人都刻意堆砌出偽善的笑容與華麗的服裝,讓觀眾可以感受到這些角色本身其實都只是象徵性的人型立板,在這種不安詭譎中進行的故事更讓電影添了許多寓言氣息。

21 665x443 階級分明的自由地獄,《國定殺戮日:無法無天》新片評析
當然,撇開劇情不談,《國定殺戮日:無法無天》在一部動作片的表現亦得我心。本片是R級電影,並且設定了一個戰技高超的警察角色,身陷於「國定殺戮日」當晚的街道上,他一面保護四個平民一面往目的地前進,途中數場槍戰都非常精彩,漂亮表現了「國定殺戮日」的不安與危機四伏,也為本片的娛樂性加了許多分數。
但反過來看,雖然《國定殺戮日:無法無天》的故事張力強,在動作場面的表現也不俗,但本片依然有一些不夠緊實的爆米花套路。電影的快節奏雖然增添緊張感並掩蓋了劇情弱點,但也同時讓電影沒辦法進一步發揮,大部份時間我們只能跟著主角跑跑跳跳,但沒辦法真正探究問題的核心,只能從小配角的對話中旁敲側擊。這對我來說是有些扣分的一點。
但我們回過頭來看,在同一個世界觀下,《國定殺戮日:無法無天》的故事精彩度已經遠勝過第一集的表現,如果這部系列可以成功拍成三部曲,或許我們可以看到更加精彩,更具社會批判力道的 R 級動作電影,何樂而不為呢?在這些標準底下,以 7.5 分評價本片。
繼續閱讀: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